路加福音16章,管家的比喻,相当纠结。
耶稣说了一个“不义的管家”,因为被人控告滥用主人的资产,即将被解雇,于是他在解雇前涂改账本、取悦主人的债务人,以此换取离职后这些债务人对他的照顾。但是,耶稣继续说,这位主人却夸奖管家“做事聪明”:
“主人就夸奖这不义的管家作事聪明,因为今世之子,在世事之上,较比光明之子更加聪明。”[16:8]
接下来又对门徒说:
“要借着那不义的钱财结交朋友,到了钱财无用的时候,他们就可以接你们到永存的帐幕里去。”[16:9]
这是两句很奇怪的话。目前通行的解释是:基督教训我们,虽然这个管家是不义的,但是我们要学习他为自己的将来作打算,钱财虽然是不义的,但我们要善用钱财,好好管理(或说接济穷人),就可以获得属天的奖赏。
上面这个解释,读来读去都觉得很别扭,因为基督明明反复地说,这个管家是“不义”的,这钱财也是“不义”的,最后怎么会处理处理就可以获得属天的奖赏呢?难道我们为了正当的结果,就可以不顾过程中采取的手段吗?难道我们用不义的钱财“结交朋友”,然后他们会带我们上天堂?这个也明显说不通。而这个主人又为什么要称赞管家“聪明”呢,他明明是在损害主人的利益,难道因为这种小聪明,就可以受称赞?所以按这个路数解释(甚至有个别版本的圣经就按这种解释翻译),总是觉得牵强。王国显先生评论说:
“一般说来,弟兄们都以为主在劝勉人不要给钱财捆绑着,钱财本身是不义的,及时把不义的钱财用作义的用途上,这样,这原来是不义的钱财,会成为人在天上蒙记念的原因。这样体会是不错,但从上下文接上来,就觉得有点勉强和生硬。我个人以为主的意思是这样,钱财只能结交属地的朋友,但属地的朋友绝不能为人解决属天的事,不能把人带到永存的帐幕里去。因为上文是神看人为宝贵,下文是人讨神的喜悦而等候神的赏赐。所以我以为九节末了的一句话,当是作为问句,(希腊文圣经原没有完整标点的)那意思就明朗,人的误解也减少了,和上下文也衔接得上来。当然这只是个人以为有这种可能,可以作为参考。”
王先生是把这句话当作类似“反问”的语气,实际上多少是和目前的通说相反,但这样解法,总觉得不够痛快。
我纠结了半晌,查了半天希腊文,以下是我的解释。
首先的问题,这个比喻中,人物的倾向如何?管家当然已经被明称为“不义”,我必须说,他的行为毫无可以称赞之处,那主人为什么又要夸奖他聪明呢?我们来看这个“主人”。
16:1中,耶稣是这样开始说:“有一个财主的管家……”,他称这个主人为“财主”,原文为“πλούσιος”,似乎路加很喜欢用这个词,在他的福音书中出现了很多次,在其他福音书中则不多。在合和本中,这个词译作“富足的”,或者“财主”。路加每次用到这个词,都是贬义,例如:6:24登山宝训“你们富足的人有祸了……”;12:16“无知财主的比喻”;18:23在论到“有钱人进天国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”;19:2说撒该“是个财主”;21:1对比捐两个小钱的寡妇时提到前来捐款的“财主”。所以,从路加一贯的用法来看,“财主”这个词从来没有用来指向“天上的父”,而都是指在地上的有钱人,他们往往吝啬、贪恋,陷在这世界之中。我们之所以会觉得这段经文很困难,是因为耶稣多次作过“主人”的比喻,例如凶恶的园户,尤其是下文“在小事上忠心”一句,让我们立即联想到去远方得国的主人,交给三个仆人打理金钱的比喻。在这些比喻中,主人都是指向神,因此当我们看到“主人”、“仆人”、“管理钱财/产业”的时候,立即联想到那些经文,默认主人的观点是站在神的立场,所以就尽力要证明主人夸奖不义的管家精明是正当的、合神心意的夸奖。但是从“财主”一词来看,园户的比喻以及委托理财的比喻中,都没有用这个词,而在路加笔下,从来没有把“财主”当作与神同一立场的形象。
如果我们确定耶稣比喻中的这位主人也不是好人,那么对于管家为什么得了“聪明”的称赞,就可以有一个合理的解释。那就是,坏人夸坏人,只有强盗头子才会称赞下手最利索的小强盗,财主看这个管家那么狡诈、不忠、自私,也许正在想“此人可以为我所用”,好比宋江看到李逵赌博赖账、在大街上杀人,就想招他入伙。我们可以想见,接下来这个财主也许不会解雇管家,可能转而委以重任,替自己卖命,替自己欺压、榨取更多的人。
这样,16:8中,耶稣说“因为今世之子,在世事之上,较比光明之子更加聪明”,这个“因为”,不是主人夸奖管家的原因,而是耶稣解释主人为什么要这样夸奖管家的原因,主人称管家精明,是这财主看诡诈为能力,由此才知道,世人在世事上绝对比基督徒看得紧;这个“今世之子”,不是单指管家,而是连同主人一并指称了。这句话隐含的另一句是“光明之子要在属天的事情上比这世界的人更聪明,而在这地上本是愚拙”,说神的道在属世的人看来本为愚拙是圣经中多次提到的。在此耶稣让我们看见,这世上的仆人、主人,无不为自己的私利动足脑筋,主人不以仆人不忠为害,只要他够狡诈,可以为己所用。所以,只要你跟从这世界的主人,追求这世界的聪明,就必陷在不义之中,也必越走越远,越来越诡诈,好像人们常教导年轻人“要成熟起来”,无非是说,你需要更加诡诈。这样解释,也可以与后文16:13一致,耶稣在那里教导说,你们不要侍奉两个主,不能又侍奉神,又侍奉玛门。所以,我认为耶稣在此一定不是要教导我们“学习这在世事上的聪明”,这与他一贯的教导和圣经主题都不符合。
所以,这个管家从头至尾就是“不义”的,我手头的圣经分段标题为“精明的管家”,不对,因为经文说的很清楚,他是不义的,从不义而出的,如何能好呢?
下一个大问题,耶稣说通过不义的钱财结交朋友,然后进天国,又是怎么回事?
原文的希腊文相当难解。
καγω υμιν λεγω ποιησατε εαυτοις φιλους εκ του μαμωνα
της αδικιας ινα οταν εκλιπητε δεξωνται υμας εις τας αιωνιους σκηνας
看来看去,钦定本确实忠实一点,尽管它翻出来也让我们不好理解,但至少基本保持原貌:
And I say unto you, Make to yourselves friends of the mammon of unrighteousness; that, when ye fail, they may receive you into everlasting habitations.
第一,原文是说“不义的玛门”,虽然“玛门”可以作“钱财”解,但却具有一定的人格化含义,如“又侍奉玛门”的用法,意思是人把钱财当作自己的神。
第二,“交结朋友”,原文“φιλους εκ του”意思大致是说“从/经由(通过/靠着)玛门,作成(成为)朋友”。钦定本的翻译相当忠实,只是这样翻出来,意思还是不怎么清楚,而且很多版本,纷纷译作“使用钱财交结朋友”,多少有一点自己的解释在里面了。我又去查希腊文这个“朋友”的意思。有趣的是,这个词也是路加用的最多,意思是朋友、同伴、邻舍,另外参考到约翰福音用到几次,很有启发。约15:12-15,耶稣临近受难的教导,他说“你们若遵行我所吩咐的,就是我的朋友”,又“我不再称你们为仆人……乃称你们为朋友……”,这里的“朋友”正是路加所用的这个词。又约3:29,施洗约翰为耶稣作见证,说“娶新妇的是新郎,新郎的朋友站着听见新郎的声音就甚喜乐……”,此处“新郎的朋友”也是这个词,意思中又有“伴郎”的成分。所以,这样看来,此句含义模糊的句子,虽然可以简单地译为“使用不义的钱财交结朋友”,但也可以理解为“必须经历那不义的玛门,由此成为(主的)朋友”。
第三,“钱财无用的时候”。这句中文本是加出来的,钦定本作“when you fail”,其他很多译本作“when it fails”。所以出现了三种翻译,一种是“钱财完结的时候”,一种是“你完结的时候”,一种是“所有都完结的时候”,因为原文中此处只有一个词“εκλιπητε”,就是“fail”。根据上下文,既然说是要“进入永恒的帐幕”,一定是指末日的时候,所以译为“所有的完结的时候”比较恰当。
第四,如何“进入永恒的帐幕”。和合本给人的感觉,好像是那些通过不义钱财交结来的朋友,可以带我们进入天国,这无论如何解释不通。原文中没有“他们”一词,而是整句相连,只说“你们要被接受进入……”。
根据上面几点,我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,耶稣告诉我们说,你们要经受那不义的玛门的考验,从中走出来,成为神的朋友,这样到了末了的时候,就可以被接受进入天国。
我们再来往下看一点。
在这两节之后,耶稣教导说:“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,在大事上也忠心;在最小的事上不义,在大事上也不义。倘若你们在不义的钱财上不忠心,谁还把那真实的钱财托付你们呢?倘若你们在别人的东西上不忠心,谁还把你们自己的东西给你们呢?”(16:10-12)。我认为,根据上面的解释,此处所说的“忠心”、“义”当然是指向神,也就是说:钱财是最小的事,在这件事上你们不能对主忠心,在其他更大的事上如何能够忠心呢?钱财本是不义的,你尚且不能不看它而转向神,如何能承受更大的挑战?钱财是属这世界的,在面对属世的荣华之时尚且不能持守正道,如何能承担更大的任务呢?
所以紧接着在第13节,耶稣说“一个仆人不能侍奉两个主,不是恶这个爱那个,就是重这个轻那个;你们不能又侍奉 神,又侍奉玛门。”前后是完全连贯的。就是说,耶稣在此处教导门徒,不要定睛在这世界的钱财,若是如此,必然生出各样的诡诈来,就是这世界的人们自认为的“聪明”,你们若是跟从这世界的主,这主人是看重你的诡诈(当作聪明)而不看重忠心的,所以必要堕落到底。你们只有不看这世界的财富,通过这方面的考验,才可以进入神永恒的家。(内子对我说过,她觉得钱财是最容易奉献出去的,因为并不需要做什么辛劳的工作,给出去就行了,所以是最容易的,她经常不明白为什么有很多基督徒在奉献的问题上如此挣扎。)
接下去,经文又让我们发现,耶稣这话虽是教训门徒,但是很明显有法利赛人在场,他也是说给他们听的。联系上下文,这个比喻之前是浪子的比喻,同样有指责法利赛人的意思(大儿子),之后又是财主和拉撒路的故事,更明显地针对法利赛人。而在此处,马上描写法利赛人“嗤笑耶稣”,而经文揭示他们的内心说“法利赛人是贪爱钱财的”。很明显,法利赛人嗤笑的,是耶稣说你们不要侍奉玛门,你们要经受这世界钱财的考验,你们要盼望天国,因为法利赛人外表光鲜,内中诡诈,天天做师傅教训人守神的律法,自己心里却是贪财。因此耶稣又不用比喻而直接斥责他们:“你们在人前自称为义,但神会看见你们的心里;世人尊敬你们,但神憎恶你们”。
所以,管家不是好人,是诡诈的世人;主人也不是好人,是更诡诈的人;我甚至认为这个比喻中财主是指法利赛人,管家是指跟从法利赛人的人。耶稣也没有教导我们“精明地”使用不义的钱财,以便交结地上的朋友,而是说我们必须放下属世的财富,去修复与神的关系,成为他的朋友,才能回到天国去。
我们总要警醒,免得自己被这世界掳去,而这世界诱惑我们的方法,经常就是让我们看到世人有多么“聪明”,而靠这种聪明是不能进天国的,法利赛人无非就是在靠这种聪明。对于钱财,我认为耶稣原话是说“玛门”,含义是把钱财当成受崇拜的对象,因此他并不说“不义的金钱”,而说“不义的玛门”,因为只有当我们把金钱看作自己的神的时候,才生出大大的不义来。从这一点上说,基督徒也确实需要善于管理钱财,但这绝对不是财经频道所说的“理财”,而是要始终意识到,神才是掌管万有的主,我们单单要拜他。
最后说明:我不通希腊文,不懂希腊文语法,只能费力查每一个单词的意思,再作一些猜想,所以以上的解释也很有可能出错,请各位阅者谨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