愿你的旨意成就

    我的神,我深知自己的不配,你却一直如此恩待我,在一切事上让我看到你的信实。
    你陶造我、破碎了重建,你的慈爱浩瀚。
    在你的恩典面前,我战栗,因为不知道大而可畏的神要在我这个卑微的人身上成就什么。
    愿你使用我。愿你的旨意成就!阿门!
发表在 我的信仰 | 留下评论

今日洪水

发表在 生活散记 | 6条评论

爱情与守约

片名:僵尸新娘 Corpse Bride
编剧: John August / Caroline Thompson / Pamela Pettler / Tim Burton / Carlos Grangel
导演: Tim Burton / Mike Johnson
主演: Johnny Depp / Helena Bonham Carter / Emily Watson / Tracey Ullman / Albert Finney
制片国家/地区: 英国 / 美国
官方网站: http://corpsebridemovie.warnerbros.com/
上映日期: 2005-09-23
语言: 英语
imdb 链接: tt0121164
剧情简介:
    维克多的父母为儿子安排了一场婚姻,未婚妻是没落贵族小姐维多利亚。维克多内向敏感,不善表达,于是婚礼前夜来到小树林中暗暗排练宣誓仪式。然而,意外发生了。当他把戒指套进地上一根树枝上面时,愕然发现树枝竟然变成了一根腐烂了的手指!维克多惊魂未定,地动山摇间眼前竟然出现了一个僵尸新娘。而这个腐烂的手指,正是长在她的身上。
  僵尸新娘情真意切的说自己就是维克多的合法妻子。维克多惊异万分,慢慢得知原来这个女子死于一个新婚之夜,她一直在这里等她丈夫的到来。
  在小树林里维克多不但认识了这个女子,还看到这片死人世界一片欢乐和睦的气氛,他被眼前的情景深深感染,畏惧渐渐散去。然而,在两个世界,两个新娘之间,维克多该如何抉择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    一部可爱的惊悚灵异爱情生活悲喜音乐剧。
    据说蒂姆-伯顿拍这个木偶片花了好几年时间,因为是一帧帧摆拍的,确实很精致。

    这算是个爱情故事么,可以算吧,不过,好像和时下流行的爱情故事有些不同——我觉得,至少是个和婚姻有关的爱情故事,而我们流行的爱情故事,已经长久不涉及婚姻,制片导演都唯恐扯上婚姻,好像一扯上就是无聊。说老实话,现在的状况,爱情和婚姻是分裂的,爱情是追求自由和快乐,婚姻则多少是种束缚,但自从二者断然分裂之后,婚姻和爱情都变得越发廉价和放荡。
    影片中的故事,并非以爱情起头,而是以父母包办的婚姻开始。这是一桩市民暴发户与破落贵族的联姻,双方的父母都计划好各取所需,而且看起来他们都不怎么相信婚姻中应该有爱情。不过两个年轻人却真实地相爱了,而且,第二天就要进入婚姻——对于婚姻,他们需要操练的是:如何立约。
    指环。
    前一阵子参加一个世俗的婚礼,司仪吩咐取指环来的时候解释道,这个代表着圆满,我心里嘀咕半晌——这可是立约。
    维克多没有准备好。他是个诚实的人,忐忑的誓言实在说不利索,这一点和后来那位巴基斯勋爵的顺溜显出鲜明的对比,坏人立假誓真的是无比容易。可是,维克多和维多利亚在心里实在已经立了约,在父母包办下,自己也愿意,倒是符合利百加嫁给雅各的例子。所以,这是第一个约。
    第二个,维克多跑到森林里练誓言,与死去的艾米丽立了婚约,而且把指环都套上了。这是一个误会之下的约,也并非出于维克多的本意,所以这个约并不具有真正的效力。不过,维克多也犯了个错误,惊慌之下,他试图用谎言来摆脱这个有瑕疵的约,当他失败之后,才开始认真了解艾米丽。所以,爱才是解决的方法。我不认为维克多对艾米丽有情侣的爱情,他的爱在更大程度上接近怜悯,因为艾米丽遭到恶毒的背叛、被杀,她需要有人关心,有人来听她说话、听她倾诉,哪怕是蜘蛛和蛆虫,有爱的那一刻,也显得异常圣洁。
    另一边,维多利亚开始挣扎。她爱维克多,也愿意守约,所以宁可抗拒父母的命令,也要帮助他的爱人和未婚夫。不过,第三个婚约很快到来。形式上巴基斯与维多利亚的婚约有效,但是鉴于此人心存谋财害命之念,绝对可以判定为不成立。
    不过,维克多得知维多利亚另外结婚,准备要牺牲自己的生命,进入与艾米丽的婚约。我还是觉得这是一种出于怜悯的牺牲,虽然看起来很美好,在世俗观点下很崇高,但是伤害生命显然是神所反对的。当维克多就要喝下送命酒的那一刻,艾米丽看到维多利亚,也意识到这么做是错的,所以她决定放弃满足自己的计划,她脱下了指环——我相信,她是爱维克多的。
    巴基斯出现,在形式上,他与维多利亚的婚约并未失效,所以他的抗辩有些道理。但是当他看到艾米丽,他的罪行也就暴露在人们面前,为此他必须受审判。当然,他的对策不是悔改认罪,而是逃走,不过愚妄人总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,喝下送命酒之后,一切都了结了。

    婚姻到底是什么?现代人对婚姻越来越冷淡,因为越来越无法理解“立约”是什么意思,因为这个世界在各方面都走向背约的堕落。伯顿的这部片子,要表达婚约的观念,背景只能放在现代之前。维克多与维多利亚的爱情,实际上是在婚约已经形成之后产生的,在这种情况下,很难把爱情与守约分开。而现代人离婚的最强硬理由就是“感情破裂了”,同样,对于这个你也很难把背约的故意与爱情的消逝分离开。事实上,大多数情况恐怕是先有背约的意图,才会“感觉”“爱情日益枯萎”的。
    而艾米丽,实际上她无法与维克多立约,不过,在这种情况下,她仍然可以充分表达一种立约的爱情,可以放弃自己的欲望,做正确的选择。她的约有更高的层级,她必须遵守不杀人的约,这是神所赐的。所以,当一种不能进入约的爱情,或者违背神诫命的爱情发生的时候,一个人也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,表达他/她真正的爱、节制和牺牲。
    巴基斯则是反面代表,此人背约成性,谋财害命,表面油光水滑,内里肮脏不堪,最后终于因为自作聪明和狂傲愚妄而受审判。我们要知道,背约绝对是大罪,但丁的地狱里,最深处就是那些背约的人。

    最后,还要赞一下这部片子可爱。可爱之处在于那些死人,死人比活人可爱很多,因为这些死人不虚伪、不算计,“活”得很纯粹。

    片子看完,芸说,挺沉重的,不知道是喜剧还是悲剧。是啊,关于守约,算是喜剧还是悲剧呢。

发表在 看电影 | 留下评论

你们祷告,无论求什么,只要信,就必得着。

    马太福音的这一句话,是基督徒常用来鼓励祷告者,也是常用来妄求的。另一方面,这句话也为不信者提供了质疑点——天底下哪有如此无稽的事情,如果耶稣如此说,也就是个无稽的人罢了。但是,从圣经,从耶稣基督的教导,甚至从常理来看,不可能求什么、神就给什么,基督教信仰的神绝对不是阿拉丁神灯,用好处交换信心,是假神的表现。
    对于经文,永远需要认真看上下文。

    【马太福音 21:18-22】
    早晨回城的时候,他饿了,看见路旁有一棵无花果树,就走到跟前,在树上找不着什么,不过有叶子,就对树说:“从今以后,你永不结果子!”那无花果树就立刻枯干了。门徒看见了,便希奇说:“无花果树怎么立刻枯干了呢?”耶稣回答说:“我实在告诉你们:你们若有信心,不疑惑,不但能行无花果树上所行的事,就是对这座山说,‘你挪开此地,投在海里’,也必成就。你们祷告,无论求什么,只要信,就必得着。”

    其实,这节经文所在的段落,也是一个经常使人迷糊的段落。我最初读经的时候,反应和门徒们是一样的——它怎么就枯干了涅?稣哥没吃早饭,树上没果子,就把人家咒死了,这未免也忒过分了点,然后还要告诉我们说不管求什么都得着,为嘛不先求顿早饭呢?
    我们来看。
    此段故事展开所在的情景,是耶稣三次宣告自己上耶路撒冷受难、荣入圣城之后。耶稣以王者归来的姿态进入耶路撒冷,马上与犹太领袖正面冲突,这些假冒为善的人外表属灵,但内在恰恰是福音的最大抵挡者。这段经文的上文,是耶稣洁净圣殿,又治疗瞎子瘸子,引发法利赛人的忿恨;下文,是法利赛人再次质疑耶稣的权柄,遭到反问而失败;再下文,耶稣说了三个很明显针对法利赛人和何为得救道路的比喻。所以,这段故事,很有可能同样是针对法利赛人。
    那么,怎么扯到果子和树呢?

    【马太福音3:5-12】
    那时,耶路撒冷和犹太全地,并约旦河一带地方的人,都出去到约翰那里,承认他们的罪,在约旦河里受他的洗。约翰看见许多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也来受洗,就对他们说:“毒蛇的种类!谁指示你们逃避将来的忿怒呢?你们要结出果子来,与悔改的心相称。不要自己心里说:‘有亚伯拉罕为我们的祖宗。’我告诉你们: 神能从这些石头中给亚伯拉罕兴起子孙来。现在斧子已经放在树根上,凡不结好果子的树,就砍下来丢在火里。我是用水给你们施洗,叫你们悔改;但那在我以后来的,能力比我更大,我就是给他提鞋也不配,他要用圣灵与火给你们施洗。他手里拿着簸箕,要扬净他的场,把麦子收在仓里,把糠用不灭的火烧尽了。”

    施洗约翰是耶稣基督的先锋官,来告诉人们要悔改,假姿假眼的法利赛人也要来受洗,约翰看出他们没有悔改的心,所以斥责、告诉他们要有“与悔改相称的果子”。所以,首先要悔改,悔改之后要有果子。而眼前这棵无花果树,“不过有叶子”,没有果子,正与法利赛人一样。这些外表光鲜的宗教领袖,假意做很长的祷告、禁食的时候把一副苦脸给人看、喜欢人们在会堂里喊他们夫子,转过身去却侵占寡妇的财产,装属灵,却没有悔改的心发出的果子。所以,不结果子的树,要被砍下来丢在火里。“不灭的火”,显然是指最后的审判,到那时,神的子民要与不肯悔改的悖逆之民要分开,不悔改的就要受审判和永刑。所以,耶稣在此,表现出了“爱与怜悯的圣灵”以外的“审判的火”,温柔谦卑的王骑着驴驹进城,但他的话语也满有威严,手中握着审判的权柄。对于没有悔改之心、不结果子的树,他要审判。“从此以后永不结果子”,是一句可怕的判词,虽然神有怜悯慈爱、愿意万人都得救,但是当人抗拒神到一定的程度,神就不得不放弃他,用审判来显明公义,于是那树“立刻枯干了”。这是永生神公义的愤怒。
    不过,门徒们仍然不甚明白,他们惊异于魔术一般的异能,而不是背后审判的信息。于是,耶稣作了进一步的解释。不过,恐怕门徒和许多基督徒都对这个解释存在误解。耶稣通篇都是在讲审判和悔改,所以绝对不是告诉我们,如果你们信,你们也可以像我一样变魔术。“在无花果树上行的事”,当然是审判,而移山呢——

    【撒迦利亚书14:1-4】
    耶和华的日子临近,你的财物必被抢掠,在你中间分散。因为我必聚集万国与耶路撒冷争战,城必被攻取,房屋被抢夺,妇女被玷污,城中的民一半被掳去;剩下的民仍在城中,不至剪除。那时,耶和华必出去与那些国争战,好像从前争战一样。那日,他的脚必站在耶路撒冷前面朝东的橄榄山上。这山必从中间分裂,自东至西,成为极大的谷。山的一半向北挪移,一半向南挪移。

    撒迦利亚书这部分论到神末了的审判,提到橄榄山挪移,正是神审判时的景象。所以,“移山”也是在说审判。
    因此,耶稣基督在此对门徒作了一个重大的宣告,其实也是重大的应许——只要你们有信心、不疑惑,到那末了审判的日子,你们要与我一同审判万民。

    【启示录20:4】
    我又看见几个宝座,也有坐在上面的,并有审判的权柄赐给他们。我又看见那些因为给耶稣作见证、并为 神之道被斩者的灵魂,和那没有拜过兽与兽像,也没有在额上和手上受过它印记之人的灵魂,他们都复活了,与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
    【哥林多前书6:1-3】
    你们中间有彼此相争的事,怎敢在不义的人面前求审,不在圣徒面前求审呢?岂不知圣徒要审判世界吗?若世界为你们所审,难道你们不配审判这最小的事吗?岂不知我们要审判天使吗?何况今生的事呢!
   
    耶稣基督在此应许门徒,只要信,就比与他同享审判的权柄,也就是说,站在审判者、而非受审判者一边。所以,“你们祷告”所要求的,乃是与审判有关,与进入神的国有关,与脱离神的忿怒有关,与和神恢复关系、与他同在有关;你们的神有怜悯和能力,你们凭信心求这些,就必得着。

    信耶稣基督,是信他是审判的主,也是拯救的主,他有审判的权柄,并且为了公义必须要审判,但是他也是满有怜悯的主,不愿人在审判中毁灭。所以,人要求的最重大的,就是在末了的日子站在神那一边,要悔改,也要

发表在 我的信仰 | 一条评论

战争

    放假一天,偶尔放松一下,看两集《太平洋战争》。

    时常有不信的人会问,如果神是全善全爱的,为什么这地上还会有战争。这个问题的回答,其实已经包含在问题当中了——“这地上还有战争”——这地上充满了罪,为罪所败坏,所以必须有战争。神允许我们互相杀害的战争,这样的战争有三种用途:第一,正义与邪恶的争战;第二,显明人的败坏;第三,通过苦难唤醒人们沉睡的心。
    关于这最后一点,鲁益师在《地狱来信》某处曾经说,魔鬼的计谋就是叫人昏昧,不为自己永恒的生命思想,沉浸在日复一日的温柔乡中慢慢闷死,可是,每当他的计谋眼看要得逞的时候,神就安排一场战争让人苏醒过来,思想生命和死亡的问题,激发人的勇气、忠诚、团结等美德,还有最重要的:牺牲的爱。
    现代以来,民族国家的兴起,使国家取代了神的位置,使爱国主义成为一种被魔鬼利用的狂热。而当我们厌弃战争、呼吁和平时,又落入魔鬼的另一面阴谋,就是叫人的心昏昧。

    老寅弟兄谈到他的悲观经历:我们如何去面对把安全感建立在这世界物质基础上的人们?
    我有一个想法,其实已经想了有一段时间了,就是要重新提起“战争”。我们时常会教导,基督徒的生命就是争战的生命,可是人们一回头,往往又被房子、股票之类的东西捆绑了。弟兄们,想想吧,这些东西在战争的时候会变得有多少价值?而我们,其实每天都在战争中。
    因为工作的关系,我经常接待基金经理和其他投资人,还有证券报的记者,也有人好心地告诉我一些“消息”,我告诉他们我连股票账户都没有,他们多少觉得有些奇怪。我的工作,能够接触到上市公司的机密,但是我从来没有在公告之前把消息告诉炒股的父母,我不是自夸,有时候我也会挣扎,但是我把这个当作争战的一部分,我知道神告诉我需要守住某道防线,我岂能败退?
    我时常这样想:如果明天神把我现在有的都拿走了,房子、钱、工作,统统没了,我会怎么样?我还是要感谢神,因为知道他在掌权。有时候我还想,如果明天神把我在地上的自由也拿走了,要我去坐牢,怎么办?我还是感谢神。因为这些东西的失去,与我为他作战无损。地上的金钱和自由,无非都是地上的,凡是阻挡我与这世界、与自己、与魔鬼争战的,就是与我有损的了。
    我们是永生神的军队,可以在战壕里吃军粮罐头,战火暂时停息的时候,去军队俱乐部跳跳舞,和同伴出去喝个酒,回家陪自己的爱人看看落日——但是,躲在战壕里享乐、大炮一响逃跑就不对了。

    我想给弟兄们讲讲骑士传统,我希望我们真的能象一支军队一样,去寻回这个时代早已消逝的勇气和荣耀。

发表在 我的信仰 | 留下评论

太14:15-21

   
    [马太福音]
    14:15 天将晚的时候,门徒进前来说:“这是野地,时候已经过了,请叫众人散开,他们好往村子里去,自己买吃的。”
    14:16 耶稣说:“不用他们去,你们给他们吃吧!”
    14:17 门徒说:“我们这里只有五个饼、两条鱼。”
    14:18 耶稣说:“拿过来给我。”
    14:19 于是吩咐众人坐在草地上,就拿着这五个饼、两条鱼,望着天祝福,擘开饼,递给门徒,门徒又递给众人。
    14:20 他们都吃,并且吃饱了,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来,装满了十二个篮子。
    14:21 吃的人,除了妇女孩子,约有五千。

    耶稣用五饼二鱼喂饱五千人,熟悉的故事,让人印象深刻的神迹,读过很多遍,但仔细读还是有很多东西。

    一、大筵席
    这个故事有很多象征,福音书在叙事过程中,经常会有象征,有时候不那么明显,但我觉得此处还是相当明显的。
    “大筵席”象征末后的日子,神的子民在天国与他相聚而欢乐。这个象征从以赛亚书就出现了:

    [赛25:6-8] 在这山上,万军之耶和华必为万民用肥甘设摆筵席,用陈酒和满髓的肥甘,并澄清的陈酒,设摆筵席。他又必在这山上除灭遮盖万民之物和遮蔽万国蒙脸的帕子。他已经吞灭死亡直到永远。主耶和华必擦去各人脸上的眼泪,又除掉普天下他百姓的羞辱,因为这是耶和华说的。

    这一段是描写神末了的拯救,克服死亡,使得救的人欢畅。而这个“筵席”的符号同样延续到充满象征意义的启示录:

    [启19:9] 天使吩咐我说:“你要写上,凡被请赴羔羊之婚筵的有福了!”又对我说:“这是 神真实的话。”

    这里是将欢喜快乐的时刻比作“羔羊的婚筵”,羔羊当然是基督,新娘就是教会。
    所以,“筵席”象征圣徒最终在乐园中与神同在的情形。这个象征,基督在其他地方同样用到过:

    [太8:11-12] 我又告诉你们:从东从西,将有许多人来,在天国里与亚伯拉罕、以撒、雅各一同坐席;惟有本国的子民竟被赶到外边黑暗里去,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。
    [太22:1-14] 耶稣又用比喻对他们说:“天国好比一个王为他儿子摆设娶亲的筵席,就打发仆人去,请那些被召的人来赴席;他们却不肯来。王又打发别的仆人,说:‘你们告诉那被召的人,我的筵席已经预备好了,牛和肥畜已经宰了,各样都齐备,请你们来赴席。’那些人不理就走了。一个到自己田里去;一个作买卖去;其余的拿住仆人,凌辱他们,把他们杀了。王就大怒,发兵除灭那些凶手,烧毁他们的城。于是对仆人说:‘喜筵已经齐备,只是所召的人不配。所以你们要往岔路口上去,凡遇见的,都召来赴席。’那些仆人就出去到大路上,凡遇见的,不论善恶都召聚了来,筵席上就坐满了客。王进来观看宾客,见那里有一个没有穿礼服的,就对他说:‘朋友,你到这里来怎么不穿礼服呢?’那人无言可答。于是王对使唤的人说:‘捆起他的手脚来,把他丢在外边的黑暗里,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。’因为被召的人多,选上的人少。”

    所以,耶稣也使用筵席作为同样的象征。此处,众人追随耶稣(尽管绝大部分人是求医治或其他好处,并不认他),耶稣就不许门徒让他们散开,而是吩咐摆开筵席。19节中,吩咐大家“坐在草地上”,原文正是当时吃席的那种斜倚的姿势,最后的晚餐,门徒们应该也是采用了这样的筵席姿势,否则“挨近耶稣怀里”就很难解释了。
    因此,这就是一个大筵席,神所摆下的。

    二、主餐
    另一方面,这顿饭和我们的圣餐礼也有很多联系可寻。
    19节中耶稣的动作很可以作为一种线索:拿起、祝谢、掰开、递给门徒,这一套动作,出现过好几次。

    [太15:36] 拿着这七个饼和几条鱼,祝谢了,擘开递给门徒,门徒又递给众人。(喂饱四千人的神迹)
    [太26:26] 他们吃的时候,耶稣拿起饼来,祝福,就擘开递给门徒,说:“你们拿着吃,这是我的身体。”(最后晚餐)
    [路24:30] 到了坐席的时候,耶稣拿起饼来,祝谢了,擘开递给他们(在去以马忤斯的路上向门徒显现)

    所以,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,这些动作都是有前后统一的联系的,表示耶稣与门徒分享他的同在,分享他自己,他的能力、身体,他的全部。在这几个时刻,都是耶稣给门徒实际的食物,而更重要的,也都是耶稣给人属灵的食粮。最初,是向人们宣告他的身份;后来,是说明得救的道路、设立圣礼;再后来,复活以后,又是向门徒证明他是谁,教导他们真理。这整个过程,正是道成肉身的圣子进入这个不信的世界,成就父神在永恒中所定下的旨意的过程,也就是福音在这世界展开的过程。

    三、数字
    这一段中有好些数字,有人认为无甚含义,不必上纲上线穿凿附会。但是,基于本段的象征意义,我认为实在是有含义的。

    1、神的临在和完全
    12和7都是圣数,表示神的圆满、圣洁,所以有12支派、12门徒,7灯台、7灵等等,所以12使徒因为犹大出缺后一定要补足人数,所以基督的第一个神迹变水为酒中,代表律法的水缸数是不完全的6口。
    在这里,我们看到吃不完的零碎装满了12个篮子,下一章类似的事件中,零碎装满了7个筐子。我想这乃是表示神与我们同在,神又是完满圣洁无瑕疵的,也就是基督。
    五饼二鱼,同样也是要故意凑出“7”的数字,听起来不怎么有理,我们可以看看另一次喂饱事件的记载:

    [太15:34-36] 耶稣说:“你们有多少饼?”他们说:“有七个,还有几条小鱼。”他就吩咐众人坐在地上,拿着这七个饼几条鱼,祝谢了,擘开,递给门徒,门徒又递给众人。

    在这一段中,我们可以看出福音书作者是有意要突出“7”,因为鱼的数量显然是很容易数清的。我相信五饼二鱼是当时的实际情况,后来的七个饼也是实际情况,但故意隐去鱼的数量,好让我们看到“7”。我们也看到神的圆满,使人得饱足、得医治,哪怕并非真信,耶稣仍然体谅人、怜悯人。

    2、五千人和四千人
    喂饱人的神迹结束时的话不好理解:

    [太14:21] 吃的人,除了妇女孩子,约有五千。
    [太15:38] 吃的人,除了妇女孩子,共有四千。

    强调妇孺不算在内,那自然是指男丁,而四五千的数字,在旧约里也比较好找:

    [书8:11-12] 众民,就是他所带领的兵丁都上去,向前直往,来到城前,在艾城北边安营。在约书亚和艾城中间有一山谷。他挑了约有五千人,使他们埋伏在伯特利和艾城的中间,就是在艾城的西边。
    [书7:3] 他们回到约书亚那里,对他说:“众民不必都上去,只要二三千人上去,就能攻取艾城;不必劳累众民都去,因为那里的人少。”
    [撒上13:2] (扫罗)就从以色列中拣选了三千人:二千跟随扫罗在密抹和伯特利山,一千跟随约拿单在便雅悯的基比亚;其余的人,扫罗都打发各回各家去了。

    这样对人数的描写,通常都是用在战争中,所以,当经文特别强调男丁,又以一种动员的口气提出数字的时候,显然就让我们闻到了浓重的战争气息。
    再看一下紧接着的经文:

    [太14:22] 耶稣随即催门徒上船,先渡到那边去,等他叫众人散开
    [太15:39] 耶稣叫众人散去,就上船,来到马加丹的境界。

    我们知道,当时犹太人对弥赛亚的观念,基本上是把弥赛亚当成一位大能的勇士和军事领袖,要带领他们脱离异族的统治。而耶稣要让这个世界看见的是,神所差来的救主与人自己的想象完全不同,救主要成就工作、所采取的方式也与人想象的完全不同,这是人们所无法理解的——救主自己羞辱地死在十字架上,而只有如此才能克服罪的权势。
    所以,尽管耶稣面对不信的人群表现出一贯没有差别的怜悯,但是,当这些只认神迹不认神的群众表现出狂热的战争气氛时(约翰福音明说,要逼耶稣做王),耶稣立即把他们遣散了,因为这不符合父神的旨意、不符合救赎计划、也不符合救主的作为,耶稣要做的,乃是单单服从父神。

发表在 我的信仰 | 留下评论

不要私底下传话!

    不要私底下传话,传话引起猜忌和不信任。
    自省。共勉。
发表在 未分类 | 留下评论

拟地狱来信一封


亲爱的蠹木:

眼下你对那小痞子的调教,似乎进入一个“瓶颈期”,不过,我劝你不要丧失信心,我们在地下的父一定会保守你和你的工作。

你说阿蛮现在每个星期天都去教会,也学会了读经祷告,看起来好像已经属于老贼头那边,但是我要请你注意,人类对自己的与老贼头的关系绝对没有清晰的认识,他们经常犯糊涂——每念及此,我总会痛心疾首,老贼头居然容忍这样的造物玷污灵界,还称他们为儿女,实在是灵界的耻辱——对此我们一定要善加利用。据我的判断,你之前的许多工作,并不是徒劳无益的,在我看来,阿蛮已经站在地国的入口处,只差那么一小步了。

你必须尽量让他沉浸在一种“宗教的喜悦和虔敬”之中,他确实已经看见老贼头的光亮,但你要引导那光亮,简单来说,就是把光亮“引向高处”。你觉得奇怪吧?哈,我把这最妙的道指示给你。

你知道,老贼头是无处不在的,他的光也是无处不在的,我们都时刻处在这光的背景里,痛苦不堪,可是人类并不是这样,他们的里面还是暗昧的,而且不知道大光的威力。所以,当你发现人被光照到,不要害怕,让他们尽量按自己的方式去想象那光,他们不知道这光是照亮一切的,让所有阴暗都显出来,他们通常以为是一种相当舒服的感觉,好像蒸桑拿那样。你在魔鬼学院应该学过心灵按摩术吧?有没有用过?这可是天天可以用的好工具。你就要尽量让阿蛮觉得舒服,觉得自己飘然上升,顺着光与老贼头同在,让他飘的越远越好。这样,他就不会知道老贼头其实就在身边。要让他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想象上,而不要让他注意自己身边的人和事。现在阿蛮经常去教会?没问题,让他觉得教会就是高高在上的至圣所,让他把“定睛看基督”之类的话挂在嘴边,不要让他关心教会里的人,如果你能够让他对坐在边上的人产生一点厌恶,觉得自己更圣洁、更属灵、自己已经追随光到了更高的高处,那就是极大的成功了。这个我以前也已经略略和你讲过。

另外,你说阿蛮最近有恋爱的倾向,很好很好,这又是个好机会啊。最近这段时间,我们的父在人类文化方面的工作成绩斐然,我们已经成功地让人类认为,婚姻的基础是爱情。现在你一定要鼓动起阿蛮的爱意,让他沉浸在甜蜜之中,最好的做法是,把对爱情的追求与前面所说的心灵桑拿结合起来,把他引向“属灵的爱情”。

如果你日常的调教做得好一些的话,阿蛮应该会倾向于认为,自己已经升上高天,与老贼头同在,自己是他的好儿女,而老贼头必然把一切的享受都赐给自己。如果已经有这个效果,你就可以尝试在他的祷告中加入对爱情的祈求,尤其是,要让他认为,自己在天堂里拥有更高的地位,所以理应在这地上享有更好的东西。

另一方面,你可以引导他认为,所谓基督徒就是“更好”的人,基督徒的爱情就是两个更好的人的爱情,基督徒的婚姻就是更好的人的更好的婚姻,所以这样的爱情也更美好,这样的婚姻也更美好。或许你不必费力使用一些属于我方的人去诱惑他(当然,顺便的话自然更好),而可以让他把基督徒作为第一个选择条件,然后把所有这地上的条件加倍后放在第一个条件后面。比方,基督徒更温柔,更体贴,更诚实,更有信心,还有,最最好用的,基督徒与老贼头的关系更好,如此这般。总结起来,还是让他走向高处,走向自己想象中的老贼头和基督徒生活。

同时,你要尽量让阿蛮享受爱情带来的愉悦,并把这种愉悦感包装为灵性的增长。所以,让情侣们保持甜蜜的爱情吧,我们的父真是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。不要让他们看到自己身上的阴暗,如果发生争吵(那是一定的),则让他们更多地指责对方,鼓动他们的报复心,你就一定会有很好的收获。

你有没有发现,这乃是一套连环组合的调教法,我可是轻易不传人的,你要细心揣摩,多多练习。我告诉你,当年我用这一套,拆毁了几乎三个教会,我在魔鬼学院讲授的爱情讲座到现在还是经典课程之一。

还有,如果能造成一次失恋,那真是上上大吉。在失恋的时候,你可以从各个角度动工。你可以让他认为,他的失败是因为老贼头不可靠造成的,这将一举把他送入我们父的国。不过,这样的胜利可能需要一点运气。现实、可靠一点的目标是,你要让他认为,失败是对方或自己“不够属灵”造成的,此举可以继续推动他“走向高处”,而不观看自己和身边的人。随后,你要让他继续祷告,祈求碰到那一个实际上是自己想象中的对象,也祈求自己变得更加属灵。或者,你也可以让他把恶意统统发泄出来,发泄到对方的头上,接下去的步骤也是一样,让他生活在自己的迷幻灯光里好了。

小伙子,努力工作吧,有问题及时告诉我,我还真对你这个笨头笨脑的小子有负担啊。

愿我们在地下的父与我们同在。

 

你的热爱人类的叔叔

大榔头

发表在 我的信仰 | 留下评论

在路上

    很忙,可是还是想写一点(不知道这个标题以前有没有用过,记不得了)。

   
结婚将近十个月了,一方已经写过好几篇感情深厚的了,我却没有写过什么感想,我想大概是因为我从来都不是一个话很多的人,也不是一个善于表达情感的人。

   
说来有点奇怪的是,我这个书房里的呆子一直有很强烈的骑士情结,信主之后,那种“用坚强的拳头侍奉上帝”的信念更加吸引我。现在这个世界,男性气概已经日渐衰落,整个社会充斥着同性恋、伪娘以及春哥之类,公众以“好男儿”的名义所选出的男人,只能表明这个社会已经日益走向变态和堕落。当男人不成男人,也就一定无法承担神所命令的“做头”的职责,所以家庭关系也不再牢靠,扩展出去,整个社会的其它关系都受到极大的影响。中世纪的骑士,信仰上帝,战斗,勇敢、忠诚、守信、怜悯、保护女性和弱者,这些美德也随着男性气概的堕落而日渐远去,男人们不再有信仰,不再为了真理而战斗,不再勇敢和忠诚,不再守信,不再怜悯,不再保护女性和弱者。于是这个世界就到了如今这个样子,男人们浑浑噩噩地混日子,泡在网上打游戏、放纵情欲、没有责任感,甚至一个一心追逐财利的男人在世人眼中已经成为有理想、高尚的典型,这是何等的可悲。
    我不愿意这样,这绝对不是神所喜悦的。我将为真理而争战,我将信守我的诺言(亲爱的:我真的非常痛恨失信,所以也就非常痛恨迟到)。
   
不过,我是个罪人。我相信神乐意看到一个忠心的骑士,所以他先要洁净,先要让这个人顺服、知罪。神让我看到自己所持守的,并非来自于自己的美德,而只是他的恩典,为此我要感谢他、赞美他,并且向他效忠。中世纪的骑士,在正式受封之前,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磨练,受封的前一夜,会在教堂通宵祷告。

    我觉得,绝大多数男人在婚姻前都会说,自己已经准备好了,但在这个时候可能很少有人真正地做好准备,婚姻本身就是一个锻炼。世人把爱情当作婚姻的原因,这个原因很多时候不牢靠,于是婚姻也就不牢靠,以至于越来越多的人天然地把婚姻当作不牢靠,也就不再把婚姻当作神圣的誓约,而只是一个可以解除(甚至需要做事前财产保全)的合同了。神让我们怀着对他的信心进入婚姻,在婚姻里同样需要长进。
    男人同样也是需要长进的。我可能习惯了读书、工作,甚至可能有一点习惯了在教会的服侍,但妻子是完全不同的。叹服神造男女的神工,他把男女造得合适成为一体,却又如此不同。夫人很快发现我情商太低,我也发现了,她又发现我过于习惯一个人的生活,缺乏对他人的关心,我也发现了……这似乎是一场探索之旅,我们在一起探索,有神的带领。也许我可以说出诸般“爱人如己”的道理,但是如果没有婚姻,我不会知道怎样真正地去爱。我曾经以为自己是一个温柔的人,在大多数情况下也确实是,但有一天,我发现了自己心里深处的恶意,需要越来越多的悔改。
    中世纪的骑士,通常在幼年就会进入领主的家庭寻求未来的受封,在此期间,负责教育和生活的,是领主的夫人。所以,战场上骁勇的勇士,基本上都是从领主夫人的温柔闺房里走出来的,这是骑士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,一名真正的骑士并不只是一介武夫,而是必须拥有相当良好的教养,这也是宫廷文化的起源。而且,现在我认为更重要的,应该是领主夫人对骑士候选人的情商培养,如何处理与女性的关系,如何尊重她们、明白她们所表达的意思、如何去爱她们。
    现在回头反思我们的教育。也许我们教会了孩子很多的知识,那些所谓的“科学知识”,却遗忘了对灵魂的培育。有一次在群里展开过一场关于文化的讨论,相当热烈,最后我发现很难对文化进行定义,也许是因为我们所受的“非文化”的教育的影响。我们可以培养出一名软件工程师、一名律师,但却忘记把他们培养成一个男人、一名骑士,我们找不到那种勇于带领、负责任、寻求更高奖赏的男性。这大概也是这个世代的悲剧吧。

    以前我会填词,基本上是那种哀愁的格调。亲爱的,我发觉现在已经很难再为你填那样的一阕词,不仅仅是因为文学感的丧失,而且还因为调子已经不再是那样的了。

    感谢主,赐给我婚姻,赐给我一位好妻子,也感谢主始终在我们前面引路,让我得以成长。刚结婚的时候,我发现自己完全没有作好当父亲的准备,现在看,确实是没准备好,现在,也许还没有完全准备好,但是我已经看见面前的路了。

    骑士,在路上,还需要补课,但永远向前。亲爱的,我们还有许多旅程要一起经历。

(写在女性的节日,也算应景了,呵呵)

发表在 骑士之歌 | 留下评论

自省

    不可放纵自己的口舌,因为出口的话是会伤人的,在这一点上也无法以“我的动机是好的”和“我是为了你好”作借口,而如果是因为一种报复的心,那就更加可恶。当我放纵口舌的时候,其实是心里积存的恶发出来,这时就要反省,到神面前认罪,清理自己里面。要知道,这是神的殿,怎么可以把满是污秽的地方供给神住?
    这个世界会有很多试探,我们也时常软弱,总要靠主。
    我们不被定罪,可是基督也说以后不要再犯罪了。

    我是个罪人,求主怜悯。

发表在 我的信仰 | 留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