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约11:45-53】45那些来看马利亚的犹太人见了耶稣所作的事,就多有信他的。46但其中也有去见法利赛人的,将耶稣所作的事告诉他们。47祭司长和法利赛人聚集公会,说:“这人行好些神迹,我们怎么办呢?48若这样由着他,人人都要信他,罗马人也要来夺我们的地土和我们的百姓。”49内中有一个人,名叫该亚法,本年作大祭司,对他们说:“你们不知道什么。50独不想一个人替百姓死,免得通国灭亡,就是你们的益处。”51他这话不是出于自己,是因他本年作大祭司,所以预言耶稣将要替这一国死。52也不但替这一国死,并要将 神四散的子民都聚集归一。53从那日起他们就商议要杀耶稣。
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牧师、被称为“讲道王子”的司布真,他在讲坛上热情、带着能力、反复宣讲耶稣基督,带领许多人归向主。在一次讲道结束之后,有一位信徒这样对他说:“今天您讲得真是太好了,又有5000人到末日的时候在主耶稣面前毫无借口。”
在路加福音中,也记载了当约瑟和玛利亚带着初生的耶稣去耶路撒冷的时候,以色列的先知西面给他的祝福:“这孩子被立,是要叫以色列中许多人跌倒,许多人兴起;又要作毁谤的话柄,叫许多人心里的意念显露出来”(路2:34-35)。
当耶稣基督来到这个世界,世人就在他的面前,看见他、听见他,每个人都无法逃避,每个人在他面前都要被显明出来。他就在那里,那位到末了要审判万民的全能者,他要将神在万世之前所预定的计划彰显出来。
所以,今天,我们要继续来看约翰福音,我们一起到耶稣基督面前来看一看,神奇妙的计划究竟是怎样的。
一、在耶稣面前,义人和恶人要分开
约翰福音一直在叙述中表达着一个主题,就是耶稣基督这生命的光临到了黑暗的世界,要照亮这个世界,显出神的荣耀来。耶稣通过他说的话、做的事,让我们慢慢地发现,他是有计划的,他的计划就是神的计划,他的计划还没有完全显露出来,但正在一点一点的显露。
在上文中,相当长的上文中,我们看到耶稣基督行了许多的神迹,这个词原文的意思是“记号”,显示出神的标记。从第一个记号变水为酒,到医治病人、让瞎眼的看见,一直到这里,神迹的力量似乎有一种上升趋势,对神的荣耀的彰显也越来越明白。紧接着的上文所叙述的,就是记载在这部福音书中耶稣基督所行的最后一个神迹——使死人复活。
耶稣行了他的神迹,让人看见了记号,我们觉得,事情应该顺利进行,人们应该认他为主了,因为他所行的记号是如此的明显。但是不,福音书的这一段叙述,在最后让我们看见一种极大的反差——“从那日起他们就商议要杀耶稣。”
耶稣基督的身份越来越显明出来,但是,在这个世界中所产生的反应,却似乎不想我们所想象的那样。约翰在这里说,人群中有不同的反应,人们有不同的选择。有人相信了,而另一些人,却跑到法利赛人那里去报告,这些人显然并没安什么好心。
在基督面前,在他所显露出来的神的荣耀面前,最终,是在十字架面前——人群被分开了,义人和恶人要分开。
这是福音。福音是来让人群分开的,神的计划是要让人群分开,而分开的标准只有一条,就是当你面对耶稣基督的时候,你是不是相信他。这就是保罗所谓“十字架讨厌的地方”,就是人并非靠行为得救、靠自己得救,也不是人人得救、一团和气,救恩是神至高的主权和拣选,藉着人的信心彰显出来。耶稣自己也说:“你们不要想,我来是叫地上太平;我来并不是叫地上太平,乃是叫地上动刀兵。”(太10:34)
福音是有能力的,是要让人群有区分的,事实上,福音临到人的时候,就会表现出这样一种分别。今日我们常常容易犯的错误是,我们想让福音看起来更有我们所认为的那种“亲和力”,想让它看起来更“可爱”,想让它看起来更“能为人接受”,我们想要让它“被更多人接受”。可是,十字架是让人讨厌的,因为在耶稣面前,取消了一切你自己可以倚靠的东西,他问你的是,你信他、还是不信。在这一点上,在主耶稣面前,人群中要起纷争。我们容易犯的错误是,我们常常想要讨好人。但一个身上背着十字架的基督徒,在这世上是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的,因为,人群是分开的。
神设立了耶稣基督作为标杆,在他面前显出了人的选择是什么,也显出了这个世界对于福音的抵制到何种程度。我们需要明白这一点,人们是会抵制福音、抵制基督徒的。当然,我们不能把这个说法倒推回去,因为有人反对我,所以证明我是走在神的道路上,但是,如果我们在这世上所说的话、所行的事,从来没有引起过世人的反对,从来没有遇到过一点阻力,我们就需要省察有没有什么问题,我们是不是按照圣经将基督的福音表达了出来,我们是不是真正把人带领到耶稣基督面前。
“从那日起他们就商议要杀耶稣”——我们需要明白,这世界对基督和福音的抵制,会到怎样的程度。
二、在耶稣面前,恶人要显出他们的恶
人群分开以后,我们可以看到的是,作出背离神的选择的人,会走向怎样的境地。在约翰的叙述中,是从看了神迹通风报信的人,到祭司长和法利赛人,这里在更大程度上不是在说他们是两种人,而是一个递进的叙事,表示在人群分裂之后,这一部分的人走向哪里。
他们商议要杀耶稣。
他们自以为非常聪明,他们要开会商量,而大祭司该亚法说的是:“你们什么都不懂,你们来听我说……”他们开始做详细的计划。但是,从他们的商议过程和计划中,我们可以闻到许多恶毒的味道,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是怎样走向疯狂的境地。
第一,我们看到祭司长和法利赛人在一起。在当时的耶路撒冷,祭司群体都是撒都该人。撒都该人是犹太人中的上层阶级,与罗马统治者关系比较好,他们很大程度上已经被罗马化了,生活很优越。在信仰方面,我们从新约的记载中可以知道他们不相信死人复活和灵魂不朽。而法利赛人是些严厉的律法主义者,平日里都把撒都该人当作犹太人中的叛徒。而现在,为了对付耶稣,这对冤家坐到了一起。
第二,我们看到他们召开了公会。在当时,犹太人处于罗马的统治之下,只享有部分的自主权,而他们的公会就是最高的权力机关。罗马人不允许他们处理政治事务,而只允许处理一些宗教事务。所以公会是犹太人用来讨论宗教事务、讨论关于神的问题的场所,现在这些人却用来商议针对耶稣的阴谋。
第三,他们讨论的第一个问题是:“这个人行了很多神迹,我们该怎么办?”这句话本身就极其矛盾。他们承认,耶稣所行的神迹是真实的,他们之前也审问过被耶稣治愈的瞎子,现在拉撒路的复活又是有许多人亲眼看见的,所以他们知道这些都是真的。那么,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,神迹是真的,这个人就是从神而来的先知。他们不是二十世纪的无神论者,他们是犹太人,他们知道神迹和神的关系、知道神迹与先知的关系。他们一出口,却问了这样一个自相矛盾的问题。
第四,他们谈到第二点,耶稣的危险性,他们说:“这样下去罗马人会来夺去我们的地土和我们的百姓”。他们这样说,甚至并不是出于爱国,而是强调“我们的”,他们担心的是闹出事来,罗马人会来取消他们现在拥有的财富和舒适生活,正如大祭司该亚法所说的,杀掉耶稣,是“你们的益处”。
另一方面,还有一个十分讽刺的地方。这些人说,耶稣危及犹太人和他们的土地,所以要把他干掉。约翰写作福音书的时候大概是主后一百年前后,耶路撒冷已经在主后七十年被罗马人拆毁,犹太人遭到了惨痛的失败。所以,他们把耶稣干掉,恰恰发生了他们认为避免了的结果。
第五,我们看到,在他们商议的过程中,大祭司该亚法起了很大的作用。我们知道犹太人的大祭司是一个怎样的职分。他是犹太人宗教上的领袖,每年只有他能够进入至圣所为犹太人赎罪,他应该时刻关心犹太人的信仰状况,提醒他们应当怎样敬拜神。而他在这里,却成了谋杀的主犯,并且还说了许多冠冕堂皇的理由。
第六,他们聚集起来开会,为的是要谋杀一个无辜的人。对犹太人来说,这尤其是一件疯狂的行为,因为他们很清楚十诫的命令,说不可以杀人,旧约的律法尤其对蓄意谋杀有严厉的制裁,这些对律法非常熟悉的法利赛人、有祭司职分在身的撒都该人,居然开会阴谋杀人。
所以,我们看到的是一幅恶人进行谋划的景象,正如诗篇第二篇所说的:“外邦为什么争闹?万民为什么谋算虚妄的事?世上的君王一齐起来,臣宰一同商议,要敌挡耶和华并他的受膏者”(诗2:1-2)。他们动用一切神所赋予的聪明才智,集体商议、反复讨论,为的是反对神——而他们是以色列人,被称为神的子民的。他们似乎是非常谨慎、用心地开会,但所言所行透露出来的完全是疯狂的心智,完全丧失了应有的理智和情感。
抵挡神的人在他们选择的道路上是会越走越远的,走到一个地步,他们自认为聪明稳妥的计划,在任何有理智的人看来,都会觉得疯狂而自相矛盾。这也是我们所处的环境,很多时候,我们会发现眼前这个世界越来越背离神起初的创造秩序,越来越显示出混乱、矛盾、疯狂的本性。而罪人们的计划似乎没有遭到阻止,他们似乎觉得自己做的相当不错,他们相当地得意。
所以,保罗说:“我们却是传钉十字架的基督。在犹太人为绊脚石,在外邦人为愚拙”(林前1:23)。在基督的十字架面前,那些不信的世人都觉得自己很聪明,但是,神的计划却是“用人所当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”(林前1:21)。在耶稣面前,不但要区分人群,还要显出恶人是何等自以为是、不可救药。
不过,我们在这世上,时常会觉得灰心,因为似乎看不到神的计划成就,我们好像总是看见那些恶人在嘲笑神。真的是这样吗?
三、在耶稣面前,恶人的计划要完全失败,神的计划要成就
我们要来看神奇妙的计划。
当大祭司该亚法说“让一个人替百姓死,免得通国灭亡”时,他们恶毒的计划似乎确定了。但约翰特别为我们解释:“他这话不是出于自己,是因他本年作大祭司,所以预言耶稣将要替这一国死。也不但替这一国死,并要将 神四散的子民都聚集归一。”
首先,我们看到,大祭司该亚法,虽然满心为自己的利益着想,一心想要干掉耶稣,真心认为自己的计划很是不错。但他却整个落在了神的计划中。神让他在这种情况下,说了一个预言。在这里,原文“一个人”用的是单数,“百姓”用的是复数”,“通国”(整个民族)用的又是单数,并且,又用了“替代”这个词。显然,这就是说:耶稣基督一个人死,是替代多人,免得神所拣选的一个团体、他的选民(就是教会)灭亡。
该亚法没想做先知,他做大祭司纯粹是为了自己的好处。并且我们从其他资料知道,虽然当时犹太处于罗马统治之下、罗马人有权撤换大祭司,但该亚法在大祭司的位子上一直做了十八年——他是个很会钻营、很精明的人。但是,神却不让以色列人的大祭司丧失功效。约翰在叙述中也特别指出,该亚法是在“那一年”,就是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那人类历史中最最重要的一年,担任大祭司。就算他的心思完全悖逆神,他确仍然从属于神的计划,神要用他的口来说这句重要的预言。这个邪恶计划的大力推动者,口中所说的是,是关于耶稣十字架救赎道理的预言。
约翰进一步解释,耶稣不仅要替这一国的人死,而且要将神四散的子民都聚集归一。在主后一世纪的犹太人听起来,很多人恐怕会认为这是指散居在外邦中的犹太人,而这句话在我们听来,就知道有很大的意义,因为神的子民不仅是散居在各地的犹太人,按照圣经所说,各个民族、各个地方被神拣选称为他儿女的人都要被召聚在一起,要一同进入永生。
福音书在这里特别解释:“他这话不是出于自己”,这个说法很有意思,因为,明明是该亚法说了这话,福音书却说这不是凭着他的意思,乃是有神的旨意在背后。当我们观看这世界的时候,我们看到的、听到的,常常是该亚法在说话,常常是恶人的计划摆在我们眼前。但是,福音书却告诉我们,这一切的背后,都是神的旨意。我们时常觉得,邪恶的势力看起来很大,看起来好像要得胜。但福音书告诉我们一个事实,恶与善甚至不构成对抗的关系,良善的神并不是需要与邪恶的势力作斗争,他全面地超越了恶的势力,邪恶与这位良善的神不在一个等级和层次上。任凭恶人百般计划,自以为聪明、万无一失,他们却没有料到,神甚至不是来破坏他们的计划,而是,他们的计划原本就在神的计划之中,神甚至使用他们的计划来成就自己的旨意。
在这一段的叙述中,约翰很有意思地写了最后这一句“从那日起,他们就商议要杀耶稣”,他们似乎稳操胜券,似乎控制了局势,但我们知道神的计划如何。该亚法说“你们什么都不懂”,他自己真的是什么都不懂。正如诗篇第二篇继续说的:“那坐在天上的必发笑;主必嗤笑他们。”(诗2:4)
当耶稣被高举在十字架上的时候,我们看到了一幅奇妙的场景:一个最软弱的、死在十字架上的人,成为了最强大的救赎者;一个最卑微、遭人厌弃的囚犯,成为了最荣耀的君王;一个充满耻辱、痛苦的标记,成为了欢乐、释放的记号;这世间的恶毒、愤恨,成就了神的大爱;人最恶毒的计划的实施,是神良善旨意的成全……
这就是十字架的救赎之道,在世人看为愚拙,却是神最奇妙的拯救。当我们仰望十字架,满心相信耶稣基督的救赎的时候,我们不仅有了永生的盼望,我们还有了今世的安慰。当我们在这世上,看到罪恶好像要得胜的时候,我们可以有安慰,因为我们确信,我们的这位神是良善的神,又是有主权的神。他有主权,所以他掌管一切,无论怎样的邪恶,都没有脱离他的计划;他是良善的,所以他的计划也都是良善的,他是爱我们、为我们舍己。因此,无论我们处在这世界怎样的境况下,只要我们抬头看见十字架,就会知道良善的神掌管一切,我们就有安慰,也有盼望。
在我们身处的今天这个世界,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背离福音的地方,世人的价值观越来越腐败堕落。当我们认真去实践基督的福音的时候,当我们为了他的名放弃这世上利益的时候,当我们听从他的教导去爱仇敌的时候,当我们顺服他的律法去饶恕的时候,当我们尊重婚姻的圣洁的时候,当我们耐心等候一个主内的婚姻伴侣的时候,当我们努力工作、拒绝偷懒的时候,当我们在和别人交往的过程中情愿吃亏的时候,当我们遭遇不公平而不发恶言的时候,当我们拒绝作弊和说谎的时候……世人会说你是傻瓜、是笨蛋,从他们的语气和眼神中,你会知道他们是如何藐视你,藐视基督的福音。
可是,亲爱的弟兄姐妹们,你们不要以为希奇。神说,是这样,这些人、这些事,全都在我的计划之中,我都知道,那是我奇妙的计划,藉着耶稣基督,我让你们知道;你们尽管为我的真道去打那美好的仗、去跑那当跑的路,你们不要灰心,因为我已经胜过了这一切,你们忍耐到底,看我为你们所成就的如何,我要给你们好的无比的奖赏和荣耀。
所以,弟兄姐妹们,今日,我们各人也要来到主耶稣的十字架前,凭着对基督的信心,领受那从神而来的永生、安慰和盼望,使我们在今世可以倚靠他生活,将来可以到永恒里与他同在。面对这世界的邪恶和抵制,我们不要担忧和失望,靠着主耶稣,尽管去为他做见证,去实践他的道,每一天去背起十字架跟从他,去认识他计划的奇妙。
愿主帮助我们。